20181003
高雄有三大名古宅一
內惟李氏洋樓
另一在南為陳中和古宅
另一則為鹽埕閩式林迦古宅
 
 
如果你到柴山爬山
"出山"時可以到附近的內惟黃昏市場逛逛
人非常的多
價格也很便宜
品質就看你怎麼挑選了
如果你還有時間
可以到旁邊的舊貨市場走走
之後再逛到近內惟路、鼓山路的內惟附近的社區社區有點老舊
整理得乾浄
當然最值得一遊的是這 內惟李氏洋樓
 
內惟舊稱內圍,而「圍」字指的是圍繞在聚落周圍的柵欄竹籬。而在雍正年間的文獻上,則有「內圍社」與「內圍陂」的地名,此時內圍一地可能同時有漢人與馬卡道人居住生活。後來漢人比例增加,地名遂由「內圍社」變成「內圍莊」。
 
興建於西元1931年,與高雄市著名之陳中和洋樓並列為高雄市南、北兩大西洋風格外貌的洋樓住宅。
內惟李家祖先來自江南的松江府(今上海市),開臺祖為李生使(1734年-1780年)與其堂弟李勇(1736年-1815年),約於乾隆年間來臺。李勇的後代住在今內惟路以西,因居住地地勢較高而稱為「頂厝李」,而李生使的後代則居住在內惟路以東地勢較低處,稱為「下厝李」,建造此座宅地的李榮即是李勇的第七代子孫。李榮(1884年-1969年)幼時曾學習漢學八年,後來經商致富,其經營過的產業有雜貨店、碾米廠(名為「福興棧」)、漁塭、瓦窯場等。而除了經商之外,也曾擔任過保正、高雄州委員、第一信用合作社社員代表、高雄市漁會理事與監事等職。
李氏古宅坐西北朝東南,樓高兩層,周圍有拱門迴廊圍繞,其正面山牆上有徽章飾與花草飾,正中央有一「李」字其外牆有施以洗石子、貼上十三溝面磚。正面山牆為巴洛克裝飾風格。卷草泥塑形式與入口門廊相似,中間塑「李」字。二樓正廳為公媽廳,門額上有「隴西堂」的李氏堂號,前為露台設計。李宅洋樓大量使用土黃色13溝的陶質面磚。而當時最好使用的國防色面磚有土黃色、灰褐色、橄欖綠,台灣最大的產製場為台北的北投窯場。
1999年4月22日,高雄市政府民局古蹟審定會議列為市定古蹟。
另一南為陳中和古宅
另一則為鹽埕的閩式林迦古宅
 
 
高雄 陳中和洋樓正面。
 陳中和洋樓在日治大正9年(西元1920年)起造,完工於西元1923年,耗時三年。洋樓為一座仿西班牙迴廊式洋樓建築,是高雄地區第一座私人的洋樓宅邸,而龐大的建築的面積上更是獨一無二。堪與師
陳氏洋樓中央主入口以亭廊(出龜)設計,亭廊二樓則作為賞景露台或是祭祀空間,則以粗實挑高的樑柱展現富豪的氣派。屋內內部為井字配置,左右對稱格局,山牆、柱頭、拱廊、簷線裝飾則採巴洛克風格,門面則強調傳統家風,為閩洋融合之樣式建築,結構主體以磚造為主,鋼筋混凝土為輔,屋頂則是四披水形式鋪設日本黑瓦,並開有老虎窗。
 
 
林迦(1888-1972),字西迦,素有「打狗拓荒者」之譽,開發西仔灣、愛河旁街道,打狗港築港之際(1908年)眼光獨到,看出鹽埕埔未來的繁華,乃大肆購買土地,興建房舍,開港後成為鹽埕埔首富,與苓雅的陳中和、內惟李榮齊名。高雄公學校畢業後,經營自製鹽業,1917年茂源布行及貿易行,1922年任高砂信用組合(二信)理事。1927年任高雄市興業信用組合(三信)理事。鑑於高雄貧民眾多,患病時無錢醫療,乃於1929年創施療慈愛醫院。1935年開始經營房地產,創林迦物產株式會社。光復後於1946年擔任首屆鹽埕區長。1956年捐地三千坪建三信高商。女婿張啟華為油畫家。子林瓊瑤為當地著名實業家。
 
位於舊鹽埕莊(今賊仔巿內)彎區的巷弄內的林迦舊宅,是棟歷時百年以上的建築物,最早也和蔡胡古厝一樣是一樓的傳統三合院大瓦厝,但經歷幾次的整建之後,已成為樓高二層,中西建築樣式合併的大宅第。由改設的側門進入林宅,可見林迦的半身銅像安置 很有現代感的「林迦舊宅」。
在精心設計的大花園中,後院也在二次增建後帶進了西方建築的拱廊元素,配合更盛前院的假山流水和古井,更顯林家大宅院華麗中精緻的品味。可惜並未對外開放。隱身小巷中的豪宅,可見西迦伯阿的低調。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ools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