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哈無伴奏大提琴: 

 「生活沒有音樂,那將是一種錯誤」

 「音樂給我們顯示了,生命在表面的死亡下繼續奔流,


    一種永恆的精神在世界的廢墟中百花齊放。」



     對 Rostropovich 來說亦然。他一生與這部組曲相伴,直到62歲高齡,
 才覺得自己足以將一生的心得感觸與大家分享。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,是他提及巴哈音樂的形式之美。
 以第一首的序曲為例,音符 的流動走向循著一個秩序感的規律,由原點出發而回歸原點。
 巴哈要表現的不是 旋律之美,而是結構之美。
 因此,他認為把它當作「旋律」來演奏,並以有彈性 的節拍速度來使之抒情化、敘事化或浪慢化是不妥當的 。
 他舉了一個很好的例子:法國作曲家古諾曾取用巴哈《十二平均律》 的第一首,在這曲子之上添加了動聽的旋律,這就是我們所熟悉的《聖母頌》。
     Rostropovich 戲說,古諾可能覺得他要幫巴哈一個忙,讓這首曲子更豐富悅耳。 但對巴哈來說,要寫出悅耳動人的旋律,絕非難事,而《十二平均律》的第一首 或無伴奏大提琴第一首的序曲,精髓都在結構之美。
我想,那是一種大自然裡的 天成之美吧,如複葉互生的對稱,如百合雄蕊的排序,如小瓢蟲紅背上的黑點。 正是那種毫無造作的無為之美,讓我們回歸宇宙原始的秩序,平穩而寧靜 巴哈。
    

 在談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前,有六項重點讀者在聆聽這首作品時必須了解。  
       (一)這是巴哈在器樂曲創作最旺盛的柯登階段所寫的作品。
       (二)此曲流傳下來的是巴哈第二任老婆Anna 手抄譜,作曲家的手稿未發現。  
       (三)當時古大提琴有六弦,而巴哈則發明了五弦大提琴(Viola pomposa)這項新樂器。  
       (四)巴哈並未寫無伴奏大提琴奏鳴曲。 
       (五)了解古代組曲的基本形式,是聆聽此曲的基本功。  
       (六)當時樂譜上並沒有標示速度記號,因此對現代演奏者會出現詮釋的問題。  


  
 羅斯特洛波維奇曾經用這樣的詞語概括這六首組曲:
         第一組:“明亮” 
         第二組:“悲傷而強烈”
         第三組:“輝煌” 
         第四組:“莊嚴而不透明”
         第五組:“黑暗” 
         第六組:“陽光”。

  我最喜歡的是傅尼葉的版本,柔美,整體而言是比較慢一點的演奏   而其柔中帶剛的力道,使得整個曲子呈現得很美。   Starker的版本速度力道見稱,力道比較明顯的演奏方式聽來很流暢。 羅老則感情細膩,老而有力,真是不易。 



 大提琴琴聲總有一種魔力,它輕輕的用力觸擊我的心, 隨著音符流動,舒服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oolscc 的頭像
    foolscc

    沈政璋的部落格

    fools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