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東山土窯巷-台灣文化遺產?!>foolscc私家嚴選

 36852.jpg  

 

如果世界遺產是世界的,

那東山土窯巷的土坑就是我心中的台灣文化遺產。

火將人類帶進了文明,

“柴燒炭烤”是人類演化過程中深植於DNA的記憶 ,

最近窯烤麵包的流行,

和吳寶春的世界亞軍龍眼麫包也正是窯燻龍眼乾最佳代言。


這是龍眼的故鄉 台南東山區南溪的”土窯巷”,

就在江南渡假村附近的南溪村。

利用小山丘地形挖土築窯,

走在小小產業道路上,

數十個土窯 一個接一個,形成非常壯觀的連接。

用土法人工烘焙龍眼乾,

有50年(50只是大概也許有的更久有的更新)的歷史,

當然也具有50年的功力。 

36846.jpg 36853.jpg  

<不慍不火>

土窯依山而挖,

我去的10號土窯為例,

 

一個小洞口挖深入山,外鋪磚頭,

內為一大概10m*6m的長方形泥土烘爐,

於小丘上鋪一層有縫木頭,

用龍眼木慢火烘焙,共有3個烘坑。

竹層以麻竹最直最好,但現很難找到這麼直的竹子了,

故多改成裝璜木材,味道差一些。

36854.jpg 36855.jpg  

上面平鋪多層龍眼約6層磚頭高,太厚也不行,

且幾小時就要用翻曬稻米的那種鐵鏟翻過,

才能均勻受熱,烘出最好品質的世界冠軍級龍眼乾。

燒火也是有技術的,用龍眼木最好,

最香又沒有煙,但龍眼柴少甚至必須外購一斤1塊8角。

燒火方式很特別就在入口燒就好,

我本在想內坑這麼大,柴火要均勻,

不就要平鋪龍眼木在底層均勻,

必須鑽進內坑鋪柴火,

阿婆說非也。

內有火,則大往上竄不均勻,

門口有火,用熱氣充滿土坑,才能慢慢烘乾,

這一點都不能偷工減料的,

五天五夜就是五天五夜。

「不慍不火」道理在此。現在的職人少了這堅持。

36856.jpg 36858.jpg  

<50年的土窯、50載的守護、50歲的龍眼樹>

在土窯上和阿婆聊天是幸福的。

每週都回台南六甲陪老媽,和二哥帶我媽去走走。

我媽年齡和阿婆相近,兩人生活背景很像,

很多可以聊的,很棒!

36844.jpg  

像許多平鋪的竹子怎麼剖,

用那種竹子最好,我就真的都不懂。

雖然土窯口常見許多土蜂的洞穴,

地上有草蛉的幼蟲

(就是小時候在鄉下操場用木麻黃輕輕插到地上小洞,然後快速釣起一條長長類似白白的小毛蟲的"山豬"),

龍眼園裏有黑蠓仔的攻擊,

但在土窯冒出香香的輕煙上面,

龍眼柴的香味和煙霧,覺得非常的舒服。

尤其我們生在炕旁,阿婆坐在簡單的守夜木牀旁,

閒話家常,實在很輕鬆自在。

這就是生活啊!

 

能從吳寶春世界冠軍麫包訂購的龍眼土窰中,

先當場搶到5天5夜剛出爐的香味龍眼乾,是幸福。

用力剝開這大大圓圓的小桂圓,

放入口中,在口中散出那濃烈的香味,

是純然屬於龍眼的,

由龍眼木燃燒的熱氣烘烤龍眼果實而成的極品,

是龍眼樹對自然的回饋,也是農人辛勤工作的成果。

這50年的土窯、

50載的守護、

50歲的龍眼樹,

才能孕育出世界冠軍最美好的滋味。

36850.jpg 36851.jpg 36854.jpg  


<5天5夜>

一般8月會忙1個月,

也就是會在果園睡一個月,

因為要一直顧火。

今年忙到當天恰第13天,

龍眼剛收完,

最後一批5天烘焙完就可收工。

這又是繼去年本來結實累累郤在一颱風吹襲下致產量大減的情況下,

又連續一年減產欠收的狀況。

3斤龍眼烘乾只剩一斤,

但這在口中回盪的龍眼乾,

加入了農人全年的辛血

和5天5夜睡在土窯顧火的濃烈情感。

36848.jpg  

<東山土窯巷-台灣文化遺產?!>

從土窯巷進去,土窯是有編號的。

多年前台南巿政府曾風光想推廣,

這幾年虎頭蛇尾則有些荒涼。

即使在這最農忙的一個月,

也只有農夫阿伯阿婆的摩托車和農用四輪車久久出現。

當上面不重視這無形文化,只重視那商業價值資產,

而農人靠天吃飯,賴以為生的工作只求溫飽,

年年有個好年冬,

這樣的活動帶來了什麼?

經濟上的幫助?

職人的價值?

生命的尊重?

也許都有些遙遠.

但這文化的價值和先人生活的生命軌跡,

不是用實質金錢所能衡量的,

而其實應該是無價的。

唉呀!上面那些呆瓜!醒醒吧!

東山土窯巷真是台灣文化遺產!

就像文史達人許醫師講的,

英國巨石陣是世界文化遺產也許是偉大,

當然也是要去看看的,

但就是缺少一份感情,

沒有深入生活的悸動。

36847.jpg  

這樣一個小小和生活土地連結的脈動,

才真是大大的感動。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ools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